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Love for Utrecht - Part 1. 舊城區與鐘塔

那麼我們就從Utrecht火車站出發吧~

從Utrecht火車站出發前往舊城區,初來乍到的人從月台上到車站大廳,醒目的標示各個月台列車目的地;Utrecht位在荷蘭正中心的位子,偌大的車站共有18個月台同時使用中。從月台上來到候車大廳,攜攘的人群好像都知道要往哪兒去,但你幾乎要感到迷失方向了;那麼不妨等等,隨著下車的人群散去,你將發現兩側幾間書包攤與販售零食的小店與咖啡廳,而標示著前往市區方向的指標也突然清楚了,跟著她,你很快地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已經置身在商店區中。從Utrecht火車站前往舊城區的長廊,正是荷蘭最大的商店街霍格.卡特蘭(Hoog Catharijne),這個購物長廊每天都有大量通勤人次,是許多商店爭相競爭設點的精華地段。

離開霍格卡特蘭購物長廊前的出口處,是一間很大但被其他商店隱沒因而不是特別起眼的百貨公司V&D (白底黑字);開在百貨公司出入口右邊的餐飲部或許反而比較容易吸引到一些目光,總擺出誘人的新鮮果汁與現做三明治。特別介紹這間連鎖百貨公司V&D當然不是因為要幫她打廣告,而是抵達Utrecht的第一個祕密景點就在這間百貨公司樓上。上到四樓百貨公司內部自助餐式的餐飲部,特別推薦她的肉桂蘋果,想到就會令人流口水:P  啊~離題了--進V&D最重要的是去她頂樓的露臺,從哪兒可以一眺舊城區的教堂、鐘塔、整個市區,一覽無遺;這可是上了鐘塔也看不到的全景。


市集 & 老運河 (商店街)

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Love for Utrecht 寫在前面 -- 我的心遺留在烏特勒之

寫在前面

"Utrecht is the beating heart of the Netherlands and a lively medieval university city!" 


烏特勒之Utrecht是荷蘭砰然的心臟,位在荷蘭中心位置,中央車站的火車四通八達到荷蘭東西南北的各個城市;大小適中的烏特勒不論是徒步、騎車或是划獨木舟,每種遊歷方式都要讓人不禁愛上這城市多元的面貌:古羅馬時期的教堂、中古世紀的運河(徒步逛街區)、歌德式的鐘塔、古代音樂盒、皇家火車與前衛的現代建築設計,一覽無遺。

這一系列介紹荷蘭三天兩夜怎麼玩的文章,好似要讓人誤以為我飛回歐洲旅行了。其實如同前一陣子看到一個朋友說她在電話裡隔空導遊指引去Utrecht玩的家人該往哪兒走,心有戚戚。曾經對於這陌生的城市感到害怕,在城市裡迷路,到變成能夠享受騎乘閒蕩,就算逛到未知的區域依然無所畏懼,不都是因著這幾年來一點一滴的累積。

我最喜歡好天氣的時候,騎著車出去亂逛,就這樣一區區的explore,一回回拓展對於烏特勒之這個城市的熟悉。或許因為Utrecht記錄著我第一個獨自遊學、啟程冒險其他歐洲城市的起點,也是我數次撞電線桿撞壞龍頭,終於在21歲才學會騎腳踏車的城市。

I love Utrecht 因著她擁有中古世紀之美的靜謐,同時擁有一個年輕城市的活力。每每我同楊說我又發現了一個Utrecht的秘密景點、或是參與了那個近期的文化活動......,一向對於逛城市沒什麼興趣的楊,也總不知不覺得被我對這個城市的愛所感動了。

而今離開了,我仍時常懷念著。整理著一系列荷蘭城市旅行介紹,對於這個城市思念湧現,太多點點滴滴的驚喜與感動實是過於個人,寫來也過於瑣碎反而顯得更加困難;就像幾回有朋友造訪,總要籌思良久該怎麼安排他們留給Utrecht僅一日的時間預算,以下我謹慎的整理了一個一日遊的散步路線,與幾個稍遠一點點但在我看來是Utrecht must see的深度旅行景點,給大家參考。其實,私心裡好希望能夠像過去那樣,親自當地培,帶著朋友去探訪我的私房景點,雀躍的分享、講述那些道聽塗說關於Utrecht這個城市的小祕密。

以下分篇介紹:

Part 2 獨木舟
Part 3 城市活動: 文化星期天

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荷蘭三天兩夜 不夠玩 - 深度旅遊 - 民俗村與皇宮秋色

荷蘭三天兩夜 不夠玩 - 深度旅遊 第一篇 "水利工程",介紹兩個荷蘭人偉大的水利工程建設之外,在這裡另外推薦兩個輕鬆一點的景點給大家:荷蘭民俗村 & Paleis Het Loo 羅宮



荷蘭三天兩夜 不夠玩 - 深度旅遊 "水利工程"

英文中有一句俗諺說:God created the world, but the Dutch created Holland (老天創造了世界,可是荷蘭人創造了荷蘭)。

有三分一之的國土都在海平面以下的荷蘭,亙古以來都在與海爭地。與水為伍的荷蘭人,多次因水患而流離失所;卻也因此造就了荷蘭獨樹一格的水岸運河Kannal&dike,與為了排水而設計的風車;在這片時常淤水而不適耕作只能長出大片牧草的低地,孕育出了上好的乳牛與遠近馳名的乳酪。


荷蘭人與水的歷史,是血淚寫成的。然荷蘭人令我敬佩的就是,她們把老天爺給她們的磨難,化為成長進步的力量,成為今日世界上最厲害的水力工程建設知識的輸出國,為杜拜與其他與水爭地的國家提供專業的建議。想要一探荷蘭人的這段歷史與現今荷蘭的水力建設,那麼有幾個具有歷史關鍵地位的地方特別值得一去。


首先是:西北大提--阿夫魯戴克(Afsluitdijk),直譯是"鎖匙"大提。又直又長的鎖匙大壩/提Afsluitdijk 建於1927-1933年間,是一個長達32公里的長提,寬90公尺,將原本荷蘭西北方的北海(North Sea)水域分隔出了一個淡水區,成為南海(Zuiderzee),也是現稱的艾瑟爾湖IJsselmeer (IJssel lake)。艾瑟爾湖是西歐最大的淺水湖,平均深度只有五六公尺;淡水來自穿越荷蘭國土的艾瑟河IJssel river,是萊茵河Rijne下游的分支。這個"鎖匙"大提設計之初,便使之高於海平面7.25公尺,算是預先為海平面上升作準備。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荷蘭三天兩夜怎麼玩? 鬱金香Tulip Tulip!!


花季 -時間不多但是去對季節的呢?

如果四五月去荷蘭,那就一定要去看看荷蘭的鬱金香花園Keukenhof 。雖然每年花季花期不定,進花園門票要價16歐元,但是每年主題變化之多樣還是頗有看頭。官網實用資訊連結在此,每年開放時間隨花季調整,以2015年來說,今年的開放時間March 20-May 17; 8:00-19:30。我自己雖然沒有去過,但是之前作功課的研究顯示最好在線上買票,或是連同火車交通套票(Combi Ticket) 一起賣(可在機場或是阿姆斯特丹觀光套票站買到),如此才能省去到現場還要排隊購票的時間。

如果你更幸運而且對鬱金香情有獨鍾,那麼就挑定每年鬱金香花田Zijpe開放的時間去荷蘭吧!徜徉於花海,放眼望去都是顏色一致的鬱金香花田,所能拍攝到的畫面跟去人山人海的鬱金香花園可是完全不一樣的享受喔!



荷蘭三天兩夜怎麼玩?必去城鎮!Dutch Cities

許多人去荷蘭,無不是到阿姆斯特丹轉機,因此撥一天的時間去遠近馳名的阿姆斯特丹瞧瞧,看看紅燈區,偷偷嘗點大麻蛋糕之類的稀奇玩意!其實荷蘭還有許許多多直得一去的城鎮,如果你還有多一兩天的時間留給荷蘭,那麼就參考我以下推薦的地方去瞧瞧吧!

荷蘭村 一覽無遺 Zaanse schans

有多一點時間的我會推去位在阿姆斯特丹30分鐘火車路程外的荷蘭村,或稱風車村的Zaanse schans,儘管略為觀光,但可說是非常容易一飽眼福感受荷蘭味的景點。在各個小村子裡,有荷蘭最大連鎖超級市場Albert Heijn (AH)的第一間店面,其內部維持了原始小雜貨舖的風貌。另外整個小鎮小橋流水貫穿,兩旁房舍與風車內有著介紹與販賣木鞋與起司製作的工廠。是一個可以一覽荷蘭特色的地方。


小孩提防 看風車 Kinderdijk

若是對風車有強烈的執著,想要一次看盡世界遺產UNESCO認證的19座原汁原味風車的,那麼你就非去鹿特丹旁的小孩提防Kinderdijk ! 儘管稍嫌舟車勞頓(真的是要搭車加搭船),但是好天氣的時候真得非常值得一去。壞天氣的時候,就會真的建議三思了--那裏的風可是冷冽得要命。
在小孩堤防,每一座風車特色各異,過去歷史用途也不盡相同,除了排水之外還有當磨麵粉工廠等等的,看盡過去荷蘭人利用只會擷取水利資源的應用,十分有趣!


起司交易 阿克馬Alkmaar   (or 豪達Gouda)

Alkmaar與Gouda是兩個因起司交易而聲名遠播的城市。可以想像在過去秤子還不是很普及的時代,大量的起司交易都必須共用城市的度量衡來維持交易的公平性;也因此,自1365年Alkmaar擁有第一座大秤子後,這樣的市集就圍繞著城市的計量所/廣場(Waagplein =weighing square)發展起來了。


而今兩個城市分別在春天開始的周四(Gouda)與周五(Alkmaar)舉辦這樣的起司交易表演,每回都吸引大批觀光客前來參觀這個特別的傳統,建議提早半小時抵達計量所廣場,以免被高大的荷蘭人擋在人牆之外無緣欣賞了。表演包含看他們用試吃、古禮議價,與看壯漢們挑起司的高潮。當各商家老闆與起司生產的農家商量好價錢後,各家的壯漢就要負責把起司挑去計量所秤重,確定購買斤兩。兩個壯漢挑起一個船型的擔子挑上八個,每個重達13.5公斤Gouda起司,加上扁擔本身重達25公斤,重約133公斤,這個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重量呀!壯漢們必須維持穩定的節奏,把所有的起司挑進計量所,在分別台上各自買家的牛車上,完成這個傳統儀式;來Alkmaar看陽光下黃澄澄的起司、看帥哥、看小船般的擔子擺盪,趣味十足。

時間不夠的朋友,也可以看看他們官網上的影片感受一下。更多照片請看這!

荷蘭兩三天怎麼玩?- 阿姆斯特丹

偶然總會接到幾個要去荷蘭旅行/度蜜月的朋友問起我,荷蘭兩三天可以玩什麼?

阿姆斯特丹為飛行起落據點,加上真得非常值得一去的荷蘭皇家博物館與梵谷美術館,我總得先推薦大家去去阿姆斯特丹;說起來洋洋灑灑我也可以馬上在Amsterdam的地圖上標出所有必去的景點。


簡單條列如下:(列在一起的是非常臨近的點)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歷史學家

周末拾起朋友推薦許久的小說"歷史學家",很久沒有讀到如此引人入勝的原文書,late night page turner, indeed。故事由大使的女兒無意發現了一封神秘的信展開,父親猶如太過憂愁與害怕而無法一次把經歷過的故事說完,於是在一次次的旅程中,他同女兒片片斷斷的講述這個神祕的找尋德古拉的故事。第十章之始,由下面這一段文字展開:

As an adult, I have very often know that peculiar legacy time brings to the traveler: the longing to seek out a place a second time, to find deliberately what we stumbled on once before, to recapture the feeling of discover. Sometimes we search out again even a place that was not remarkable in itself - we look for it simply because we remember it. If we do find it, of course, everything is different. The rough-hewn door is still there, but its much smaller, the day is cloudy instead of brilliant; it's spring instead of autumn; we're alone instead of with three friends. Or worse, with three friends instead of alone.
 -- Historian Chapter 10.
儘管劇情吸引著我繼續閱讀下去,我卻不可自拔的被這段文字深深吸引,一遍遍地反覆閱讀著,並且把她抄錄在筆記本中。一段屬於過去的回憶湧現,我想到高中畢業旅行時,我們如何在那一個熟悉的休息站一夥兒人突地衝下車,為著尋找屬於我們班遊時共同的烤香腸與炸杏鲍菇的回憶,因而搶先占領那個將會是最熱門的攤子。而這段回憶僅屬於二班,那一車執著有著共同記憶的一群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