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再次搬家北上

雖著楊畢業, 我們從洛杉磯北上搬到灣區,

這是來美國一年半來第三次搬家, 打包已經是小case, 繼上暫居豪華公寓時弄了個box, 暫放大型家具之後, 我們對於我們擁有的家當多少心裡有個底了, 算了算就是多了張二手沙發, 一張餐桌與一台腳踏車應該沒什麼. 籌畫搬家之始, 我們上網蒐尋找搬家公司, 上千塊的搬家費把我們嚇壞了, 在台灣這種體力活的事情相較之下實在便宜的不得了, 反觀歐美, 人力反而是最最貴的成本. 此外, 這種搬家都不是當天送達的, 東西上車至少都得等上一個禮拜才能拿到, 網路上不乏聽到有人全部家當搬到丟的例子, 聽得我們心驚膽顫.

只是究竟該為著一屋子說不值錢, 賤賣了可惜, 又得再次添購的家當, 我們愁了許久. 很快地就落到了自己搬的選項. 看了幾家租卡車公司的評比, 心驚膽顫的預約了一輛12尺的卡車, 屆時, 我們得楊開一輛大車我開一台小車上路. 長途租車可以A地借B地還, 最短租期三天, 我們決定租借地一天先來上貨, 第二天開6個小時的車程北上, 有時間就先卸下必要的家具(床!), 沒力氣的話其餘的就最後一天再來卸貨, 還車.


[打包] 一周前開始打包是正確的決定, 因為一旦開始打包我就停不下來, 整個屋子也就開始像戰場一樣, 滿地都是零零散散的東西, 打包時, 我總會把小東西填滿每一個紙箱的瑣碎空間, 因此寫著廚房乾貨的箱子, 卻可以從中挖出一盒桌遊; 開箱時又會從碗盤的箱子掏出一隻絨毛猴子...... .廚房總是要拖拖拖到最後才打包完的, 預留到最後的那些食材, 也真的讓我們吃到了最後一晚, 是預先做好的培根義大利麵便當.

[牽車] 當天, 楊去拿卡車, 在車行發現拿到鑰匙卻不知怎麼讓他換檔, 還是問了車行的老闆才學的! 好在開回家的路只有十分鐘, 在市區車多的情況下也是有驚無險的抵達了.

早上的時間先幫室友載他的家當, 雖說他只搬了兩個block, 但是一趟卡車能解決的還是比開好幾趟小車容易多了. 只是住在三樓的我們, 把室友的家當搬上車, 載到他新宿舍卸貨, 正是正午時刻的那4個小時的區間, 搬完他房內的東西已經把兩個壯漢與兩個女子都累癱了. 兩點多我們終於告一段落開車去吃大黑家, 每一個人都餓昏了.

[體力活] 沒有時間food coma, 外call了兩位壯漢前來幫忙, 楊與室友都鬆了一口氣, 要不然經過一個早上的折騰, 一樣多的家當怕是兩倍的時間也搬不了. 洛杉磯那天實在熱斃了! 每一個人都已經累得不成人形. 多了壯漢, 我們也就更不能懶散, 揮汗繼續! 大約30多個大大小小的箱子, 加上鋼琴書桌五斗櫃沙發, 在預留最後放床墊的空間, 我小心翼翼的排列卡車的空間, 怕疊的不夠高, 陸陸續續搬下來的東西沒位置放; 怕沒平均疊高會在貨櫃裡滑動, 因此把每樣東西都卡的緊緊的排列塞滿卡車的每一個角落. 不過是在貨櫃裡挪東西的活, 卻像是在烤箱裡犁田一樣, 一身濕. 外頭的壯漢很快的就把屋內的東西都清空了, 真不敢相信沒有他們我們要搬到什麼時候?!

拉下貨車鐵門, 喝飲料去,
coco下肚實在透涼.

[揮別] 回到空蕩蕩的屋子, 想及剛搬來時, 我們是如何一點一點規劃把家的感覺布置起來的, 而今這些記憶由殘影好似仍歷歷在目. 剩下床墊與風扇的房子, 我們席地熱了便當放在殘存的廢紙箱上吃晚餐, 複習規劃好的明日開車路線. * 因大貨車不能停在路邊, 夜裡特地牽車把貨車停放在朋友的車房裡, 隔天一早再去牽.*

[ 345 mile = 555公里 ]

出發當天依然是一個大好天, 再見洛城, 我們走得倉促.
遠離市區接上洲際五號公路 (I5)後就是一片荒涼了, 沿途除了連鎖速食店與汽車旅館, 少有什麼城鎮. 我與楊一人一車順著約定好的休息站停靠, 中午吃我們最愛的卡爾豬, 下午在停了一回麥當當, 休息與加油之必要難以想像. 沒有人可以說話, 長途車真的超無聊, 有時還真想睡覺, 只能逼著自己醒醒.


[抵達] 新公寓已四點多, 車程比預計的要久. 新室友出來相迎, 也是前天才剛搬過來的他們也還算真正安頓下來, 很幫忙連著幫我們一趟趟把家當往二樓搬, 瞬間新房子又是一團亂, 箱子家具堵的出入口窒礙難行. unpack, unpack, unpack, 七八點時已經完成了七八成的感覺 (儘管最後的總是最瑣碎要收最久的部分), 只是我仍很得意, 在眾多箱子裡撈出鍋子後, 當晚我們就有僅存一路跟著我們北上的鍋貼可以吃了.

架好床, 套上床罩, 最後收拾的盥洗用品有了新的位子.  終於, 在幾個大皮箱的衣物尚未掏出來前, 東西依序就位的感覺讓我終於能夠有一點settled down的感覺了.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其餘的就明天再說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