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好文] 一日之際在於開始工作的前10分鐘

備料整齊的廚房是法國大廚訓練有素的表現.


完整的備料(量/洗與切)與準備好接下來開始熱鍋下廚所需的道具羅列眼前時, 可以讓廚師靜下心來, 在心理模擬一遍接下來快速進入料理程序時的步驟. 今日讀到這篇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文章就從廚房的備料講述若能在每天工作前十分鐘進行一個brief planning session (簡單計畫練習), 如此便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與成果. 相對而言, 若你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情是開信箱回信, 這樣的動做其時在不知不覺中把你的專注力綁架到鎖碎的事物上面, 讓我們進入一種被動處理的模式. 這些工作同時消耗了你處理最重要的事情的專注力, 就好像你一進到廚房不是開始下廚而是開始刷鍋子一樣; 最可惡的是, 讓你弄錯了事情輕重緩急順序.


文章建議, 在一天開始之際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今天已經結束了, 而我感覺今天充滿了完成了一件重要的成就準備離開辦公室, 我完成了什麼重要的成果呢?" (The day is over and I am leaving the office with a tremendous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What have I achieved?) 這樣的問題, 幫助你分清楚什麼是感覺急迫的與真的很重要, 需要優先把精力放在上面開始著手的事情. 然後做一個簡單的計畫, 把需要逐一攻破的難點(activity)一一列出, 轉化成實際進行的動作(action).



我想這就是一般人與成功的人的不同吧. 當我們開始陷入回email的鎖是泥淖之際, 有些人已經用十足的戰鬥(專注)力一一擊破達成目標(成就)的障礙了. 過完一兩個小時當我們回完了email, 怠惰趕, 一事無成之負面想法又會拖著我們怠惰的去面對老闆交付的任務, 日復一日感到沒有什麼成果與成就.

古人說, 一日之際在於晨. 或許只點出了一半的重點, 善用早上固然重要, 然更重要的是利用這尚未被鎖事纏身的思緒, 好好規劃一下今天接下來的時間該用在什麼地方, 要完成這件事情該從什麼地方開始著手進行。


在念博士班期間, 我也常不知不覺的在騎車上學的路程上構思今天要把哪一部分的研究成果整理出來. 儘管這樣的目標通常很難在預訂時間完成, 過程中往往也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但沒有這樣的目標, 時間往往就在不知不覺中虛度不見了. 這讓我想到大學時學姊曾分享的"消防水管理論", 講的也是類似的概念: 人在有目標的時候, 這份意念提供了很強大的力量能夠支持我們完成很多的事情. 所以說, 不要只說我要學西班牙語, 要說我要在三個月內進修完一堂基礎西班牙語, 並通過基本測驗. 把目標具體化才能夠讓我們集中火力去實踐他!

"Studies show that when it comes to goals, the more specific you are about what you’re trying to achieve, the better your chances of success. Having each step mapped out in advance will also minimize complex thinking later in the day and make procrastination less likely.
Finally, prioritize your list. When possible, start your day with tasks that require the most mental energy.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we have less willpower as the day progresses, which is why it’s best to tackle challenging items – particularly those requiring focus and mental agility – early on.
The entire exercise can take you less than 10 minutes. Yet it’s a practice that yields significant dividends throughout your day. "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How to Spend the First 10 Minutes of your Day" 原文出處:  http://blogs.hbr.org/2014/06/how-to-spend-the-first-10-minutes-of-your-day/
。。。

[後記]

在生活中我發現不知不覺adopt了事先備料並在腦海中run一便下廚順序的做飯習慣. 儘管只是個家庭主婦, 每晚準備三到四菜兩個人兩個便當的晚餐, 我也會在下午四點左右開始備料, 這包含從冰箱挑選可以搭配的菜色, 那個菜要配肉絲, 哪道菜要配木耳與紅蘿蔔...等, 接下來洗與切後分別裝盤, 此時也要注意把較不易熟的菜莖與菜葉分開放以利按易熟度順序下鍋. 爆香的薑蒜與肉也都事先備好. 悠哉的備料大約半個小時以內可以搞定, 如果有需要較長時間燉煮的東西通常也可以此時就先放到電鍋上去燉煮, 如此在老公回來的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 輕鬆下廚準備一起吃熱騰騰的晚餐了。


還記得在家的時候看媽咪下班後用驚人的速度準備五菜一湯, 夠一家五口帶上兩三個便當的晚餐量是多麼緊張的過程. 從小與弟弟擔任QQ(小助手)在不會用刀前幫忙剝(撿)菜洗菜, 年紀稍大幫忙切菜. 無形中學到的是媽咪的兼顧色彩與健康的配菜, 同時知道在眾多拿出來的菜色中哪些是煮在一塊之後, 就知道該切絲切段切丁還是切末了。


最開始動作慢,搞不清楚下鍋順序時,最先學會的就是不要Get in the way, 讓動作快的媽咪可以優先只用需要的位置盡速處理QQ們來不及備好的料 (排除bottle neck);久了QQ們就知道哪幾樣是同一道的要優先備好,做菜道哪一個階段需要備水,備盤準備上菜。晚餐前的廚房時常就像戰場一樣,爐子上通常都不只一鍋菜正在進行,待備料都用小碟子裝好在旁伺候時,QQ的工作就是收拾水槽與流理臺,準備碗筷與盛飯。

錯過最多的就是媽咪的調味。後來自己試著下廚的時候,總覺得難易複製出媽咪的味道,總覺得料理習慣成自然的媽咪一定忘了她自然而然放了什麼調味料,而不是不願意跟我說。現在偶爾才有跟媽咪一塊下廚的機會, 我總盡速熟練的完成備料,好留點機會觀察錯過的料理過程。這就是設定下回一塊做飯的目標,一定要細細觀察留意之前漏掉的小撇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